新闻中心

以专业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的最高境界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你当前位置 bobty·体育(中国)综合入口 > 新闻中心 > bobty电子游戏

“433”模式全纬度构建楼宇公共BOBTY法律服务站“五华样本”

发布时间:2023-03-17 11:47:55    阅读量:

  BOBTY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法治的力量、法治的保障。近年来,五华区司法局锚定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要求,立足五华区楼宇经济发达、律师事务所及律师数量多的实际情况,紧扣楼宇经济法律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于2022年5月在全省率先在三市街昆明柏联广场和王筇路中铁云时代广场建设2个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探索完善楼宇法律服务“433”工作模式,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溯源治理,帮助企业提高合规经营和法治水平,增强企业预防法律风险的能力,切实增强了公共法律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实效。

  建立健全楼宇普惠性法律服务机制,实现律所驻点服务、配套律师坐班、定期授课培训、即时性或预约式法务服务,“融入式”搭建服务阵地。2022年5月以来,共为企业和群众面对面免费解决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22人次和电线次,有效推动企业决策更合规、更完善。

  针对楼宇中心企业青年群体生活方式互联网化特点,采用微视频、微动漫等喜闻乐见的形式,2022年5月以来自主拍摄制作了“企业规章制度”“交通肇事”“骗取法律援助后果”“法律援助告知承诺”等内容的8个普法微视频和微动漫,在楼宇新媒体群和五华司法行政、五华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中转发,进行普法教育。

  采取“驻点+走访”“线上+线下”“常规+定制”等举措,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走访企业40余家,收集企业和群众对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的回馈意见建议,收回问卷103份,进一步提升改进法律服务的效能,构建政企、政民暖心桥梁。

  持续强健基层“法治细胞”,突出法律服务团队专长,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举办了企业合规建设实务主题讲座,大韬律师事务所举办了企业并购重组主题讲座,法治辅导覆盖68家楼宇企业,为未聘请法律顾问的中小微企业、创业者和员工提供专门法律服务,为解决股权分割、股权架构和融资风险防范等法律难题提供经验策略,发挥出“小顾问”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大作用”。

  聚焦企业经营全流程法律服务需求,全面梳理惠企纾困政策、融资、劳动关系等重点法务问题,划分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专项合法性审查等6项不同领域类别,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定制特色法律服务,周边楼宇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法律服务“店小二”的专业服务,以法律服务供需衔接推进服务模式升级。BOBTY

  围绕细分领域、专业级别、审案经验等要求建立人才资质清单,2022年5月初建时遴选优秀律师8名,组建专业法律顾问人才库,以2个站点为中心,经过3个月向周边律所吸收优秀律师加入,目前,已有60名律师加入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团队,由经验丰富律师和刚执业青年律师组成,律师力量在各自专业领域定向配备,实行“专业律师按需分配、驻点律所定时送单”,BOBTY梯队式人才队伍储备初步呈现。

  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每季度跟踪2个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逐步建立完善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提高服务站法律顾问责任心和使命感,实现对服务效能的全程监管。

  依托五华区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平台,衔接法律服务“云”上通道,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直接线上受理五华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案件95件,做到回应楼宇企业和群众法律诉求“小事不出楼”,提升了服务效能。

  梳理法律援助申请中涉企高频常见案件,如劳务合同、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纠纷类型,在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建立五华区法律援助“直通车”服务,建立从案件申请、受理、指派到结案的全流程运转机制。5月以来,直接受理了“海源·高新天地某健身房装修工程”25名农民工讨薪案件,涉案欠付劳务报酬20余万元,已进行到法院立案诉讼阶段,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和扩大。

  在目前建成2个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实现中心城区与西北新区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格局基础上,继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模式,针对五华区更多小微企业创客无资本、无经验、无市场、无支撑的“四无”行业特点,继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智能精准,于2022年6月在大观街道创立全省首家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一站式法律服务超市,统筹8家知名律师事务所、1家公证机构和2个调解室,以非公民营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为小微企业支起“法律风险保护伞”,服务全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大局。

  设立在商务楼宇的公共法律服务站,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关键一公里”,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把公共法律服务站设在商务楼宇,让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更懂法,增强楼宇主体细胞的自治良性互动,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五华区2022年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一项典型做法。